
1988年以來,他帶領小組成員不斷科技創新,挑戰洋設備,衝擊世界紡織難題並取得一次次成功,解決技術難題50餘個,參與技術改造項目400多個,為企業發展創造出難以測算的價值。鄧建軍科研組先後獲“常州市職業道德示範崗”、“全國職工職業道德百佳班組”和全國、省“五一”勞動獎狀等光榮稱號。
一、以科技創新的執著追求,用敢於碰硬的實際行動,實踐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名企業技術工人,服務於企業生產建設,努力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新一代知識型職工職業道德的核心要素。公司的染漿聯合機組的前處理染色功能是黑牡丹牛仔布生產的決定性工序,工人群眾們經常形象地說道:“染漿聯一響,黃金萬兩”、“預縮機一轉,滾滾財源。”為了使關鍵設備能為生產牛仔布新品形成生產功能最大化,為黑牡丹品牌在世界牛仔布市場爭取一席之地,他和小組成員一次次的挑戰自我,不知犧牲了多少個白天和黑夜,有帶病堅持技改不退怯的,有忠孝兩難而堅持創新不停步的,先後對染漿聯合機進行了四次改造,徹底解決了連續生產不用停車這一難題,僅此一項當年就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三千多萬元。而且經過改造後的設備符合中國的國情,與同類進口設備相比,程序優化簡單更具有可操作性;功能的先進性相比,主體部分甚至超過同類進口設備。以99年為例,經過功能性改造後的染漿聯合機設備所生產的新品種牛仔布45隻,僅此一項,當年就為企業創造新品種利潤279.83萬元,使企業以牛仔布新品種多,質量優而領先於世界牛仔布市場。
有一件事,公司員工還經常談說到:一次,日本村田公司的代表到公司洽談業務,忽然發現了原來我公司從該公司進口的村田絡筒機,在他和小組成員的維護保養下,運行了6年,居然運行狀況仍十分理想(按設計,運行S年後,便會毛病百出),精明的日本人感到不可思議。作為表達對中方高水平的敬意,特意向我公司贈送了價值2萬元的村田絡筒機零部件,為此,日方代表團的一位成員頗為風趣地形容:又見到了“中國功夫”。
守德求盈,為國爭氣敢於向洋設備開刀。中國工人階級應該是極具民族氣節的先進群體,也敢於向世人展現自己。1997年,我公司進口的德國氣流紡紗機的中樞係統――變頻器燒壞,急需更換。屬於世界紡織新技術設備的這種變頻器不但價格昂貴,價格高達9萬元,而且德方在中國的技術服務中心還沒有現貨供應,訂貨周期長達二個月,大流程的生產要化去這麽長的等待時間,將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時間不等人,他和小組成員向公司領導主動請戰,經過認真研究分析圖紙、多次計算測試數據,經過一次次的重新確定參數和模似調試,大膽決定采用類似的國產變頻器替代更換。僅化二天半的時間,機器的正常運轉唱出了向洋設備開刀的成功讚歌。當消息傳到德國公司,他們感到十分驚訝,派人專程來到我們公司。麵對著運行正常,電腦顯示參數吻合的設備,來訪者不得不蹺起大拇指,留下了“中國工人了不起”的讚歎。
如果說,氣紡機變頻器的替代成功是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打了一個漂亮的防禦戰,那麽,對德國另一公司的清梳聯合機的改造,則是一次漂亮的進攻戰。清梳聯是從清潔梳理棉花開始到紡製棉花生條的一體聯合機械。該設備自進口使用以來,他就發現,該機原來采用的直流控製電動機,機器運行穩定性差,而且價格過於昂貴,一旦壞了,等待配件的時間長,而且經濟損失也將更大。他組織科研組成員,經過技術論證、反複實驗,又大膽運用交流變頻器調速替代了原來的直流調速。這一項改造不僅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也提高了機器設備運行的穩定性。當國內棉紡織業的一份權威雜誌推出國內這項最新的科技成果時,我們公司的采用這一技術清梳聯設備早已安全高效地運行了兩年多時間。
懷德無畏,衝擊世界技術難題。麵對預縮率控製問題的這個攔路虎,他帶領科研組的年輕工人敢於當初生的牛犢。牛仔布預縮率的控製是一個世界性技術難題,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純棉服裝的縮水問題,出口牛仔布預縮率高了,國家經濟受損失,縮少了,又達不到質量標準,做出的服裝會因收縮不當而變形,造成國際索賠問題。他與科研組成員一道奮力組織攻關。經過無數次的調試,熬過了幾十個不眠之夜,通過運用電子技術與氣動技術的完善結合,出月牛仔布終於攻克了預縮率不穩定這個老大難問題,使黑牡丹牛仔布的預縮率精度控製在2.5%以內,優於3%的國際標準,產品以穩定的縮水率領先於國內外同行,蜚名於國際牛仔布市場。今年4月30日,當他麵對胡錦濤總書記匯報到這一創新成果時,解決縮水率的問題引起了總書記的提問和深切關注。由於成功運用了多項世界紡織的最新技術,提升了企業科技含量,使黑牡丹牛仔布的質量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據美國權威雜誌公布:當今世界紡織行業有25項公認的最新技術,其中可用於色織行業的有18項,我公司己經成功運用了15項,遠遠高於國內外同行。黑牡丹公司從此躋身成為全國131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之一。
二、以民族素質提高為目標,用不斷探索的學習精神,當好新時期的知識型工人。要當好高素質職工隊伍中的一名知識型工人也是要付出許多辛勞作代價的。記得第一次公司引進紡紗設備,外方工程師來廠安裝調試,當他碰到問題向老外索要操作手冊時,竟被不屑一顧的瞥了一眼,被拒絕提供。
這件事,真使他氣惱和震撼。但也“氣”出了他決心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為中國工人階級爭氣的誌氣。“震”出了他發奮學習,爭當知識工人的決心和信心。在入黨申請書上,他這樣寫道:“自身價值的實現總是和企業和國家聯係在一起的。”“我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趕超先進水平。”從此開始,他特別注意廣泛搜集資料,考察進口設備,了解跟蹤國際紡織機械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從中來獲取與工作有關的各種信息。有一次,他從表哥那兒看到一本《多陣印製板設計程序應用手冊》,如獲至寶,在複印技術尚不普及的年代,借回後便與科研組二位成員利用空餘時間日夜突擊抄寫。這本近300頁的專業書,3人整整抄了兩個星期。
為當一名高素質的知識工人。他給自己訂下強製性的學習計劃,每晚必須看1個半小時的技術書籍或有關資料,常常是捧著書本進入了夢鄉;參加自學考試,專攻計算機應用技術。獲得大專學曆以後繼續攻讀本科專業。這些年來,先後自學了《VB6.0數據庫編程技術》、《VFP數據開發》、《計算機信息管理係統》等200多冊專業書籍。當尋找適用書籍成為新難點時,2002年8月,科研小組在公司黨政工組織支持下,在常州市圖書館建立了“鄧建軍科研組學習基地”,取得了市圖書館免費為小組提供學習園地及借閱圖書的服務,推動了學習型活動的深入發展。
在工作和學習上,也常常有遇到矛盾的時候。2000年,當他在鎮江參加江蘇理工大學本科段的迎考複習時,公司新來的大專生在排除染漿聯故障無法進行時,打電話向他緊急救助時已是深夜,放下書本我趕乘出租車及時到了搶修現場。解決了生產難題後天蒙蒙亮時又乘坐5點多鍾的火車匆匆到了鎮江,趕上了本科段的考試。
今年5月,為肯定他自學考試的學習成果,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專門下發了【2004】5號文件,授予我“江蘇省自考優秀畢業生”稱號,省教育廳楊湘寧副廳長親自來常州為他頒發了證書。
參加工作前的母校――常州輕工職業學院,今年6月邀請他回校與學弟學妹們交流對勤奮學習回報社會的認識,院方還聘請他為電氣工程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並將02信息331班授名為“鄧建軍班”,同時進行了授牌儀式。
在鄧建軍和科研組全體同誌的身教言傳影響下,全公司紡紗、織造、染色、整理、成品等工藝流程的廣大青年科技人員,先後自發組織建立了七個“學習研究小組”。掀起學習紡織的新理論、新技術0,圍繞生產全過程中的工藝技術以及新品開發、產品質量、設備維修0現的各個難題開展研究攻關活動。三年來,他們通過開展讀書學習研究活動,共完成技術改造、小改小革項目382多項,其中受公司表彰的活動成果達143項,從而使公司科技創新不斷,經濟效益倍增。
三、以努回報社會為己任,用無私奉獻的忘我精神,勤業敬業身先力行。民族生存的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的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我國工人階級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毫無疑問要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企業為他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所以他勤業敬業,無私奉獻,回報社會。在1993年,我公司染漿聯的技改工作進入決戰關鍵階段,這時,家住金壇農村的母親來電話告訴他,父親摔壞了腳,但那時他實在抽不出時間回去照料。當項目完成後他再把父親接到常州時,因耽誤了最佳醫療時間他父親的腳已成殘疾。為了“大家”而忘了“小家”。1995年的一天晚上,當他正在家中看圖紙,懷孕即將足月的妻子突然出現臨產症狀。他立刻放下圖紙,用自行車推著她,準備到公司去拿生育證後送她上婦產醫院。可到公司後,卻碰上了高速整經機發生故障停車,這時他對妻子輕輕安慰了幾句,便將妻子托付給車間裏的值班長幫忙照應,自己就急衝衝地投入了搶修。這一修就是兩個多小時,一直修到深夜12點多,整經機正常工作了。這時他想起臨產的妻子,一問車間同誌早已經把妻子送到婦產醫院,當急忙趕到醫院時,妻子就要臨產了。
九十年代中期,被黑牡丹兼並的某一企業有50台進口劍杆織機急需改造。當他接手這項工作時,卻發現機器裏的各種電氣線路象一團亂麻,而織機的線路板原理圖也沒有。沒有圖紙整個工作將困難重重。他從測試製圖開始做起,單一塊線路板共有2000多個點需要一一測試、分析、計算,而這樣的線路板一共要有幾十張。為了使設備能早日投入生產,每天蹲在機器旁工作十四、十五個小時,搞得頭暈眼花、飯量減退。經過艱苦的努力,他一個月完成了平時四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回報社會熱心多做公益事業,這也是新一代知識工人的份內事。近十年來,鄧建軍和科研組的同誌還經常走進社區,義務為居民安裝、修理各類電器,同時投身“希望工程”,奉獻愛心和社會捐助活動。先後與安徽貧困地區學生以及公司病故退休職工的子女結對。開展愛心幫困,結對助學活動。去年8月2日以及今年春節前夕,他又帶著黑牡丹公司四千多名職工的一片愛心,到陳毅、粟裕戰鬥過的地方金壇羅村送上人民幣二萬元以及一批文化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
今年國慶前夕,他作為我市唯一的勞模代表赴北京參加國慶觀禮活動,在人民大會堂受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同年(公元1969年)出生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标签: 制造业
版权声明: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